川普再怎麼開鍘,台灣新屋房價也不會跌?因為市場機制早就失靈了。
川普再怎麼開鍘,台灣的新屋房價也不會跌,為什麼?因為市場機制早就失靈了。美國總統川普甫於4月2日宣布對台灣加徵32%高關稅,震撼了整個亞太供應鏈,也讓不少人嗅到經濟寒冬的味道。新房房價難跌,與關稅無關,真正癥結在於深層制度與結構3大問題。
在多數國家,房價會因景氣或政策波動出現合理修正。但台灣特殊之處在於,像台北這樣的都會區可建素地早就沒了,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的整合難度又極高,使供給緊縮成為長期結構性瓶頸。
即使市場需求稍有冷卻,卻無法透過新建供給來平衡價格,反而加劇少數可售建案的稀缺性,讓價格依舊撐住。
過去幾年,政府積極打炒房、限貸限購,目的是希望降低投機炒作行為,但忽略了同步推動「供給端改革」的重要性。
胡偉良強調:「政府如果只用限制買方的方式來打房,卻不解決開發流程、整合制度、稅制誘因等問題,那就等於是在管控『結果』,而不是解決『根源』。」
關稅會造成出口下滑、股市波動,企業與投資人第一個反應,往往是將資金轉移到較穩定的資產。台灣的房地產,正是這個「資金避風港」。
「當你擔心股市不穩、台幣走貶,你會選擇把錢放哪裡?對多數人來說,答案還是房子。」胡偉良認為,只要台灣的通膨與匯率壓力還在,房市就具備相對保值屬性,而非泡沫化崩盤。
這也解釋了,為何歷經疫情、升息、選舉,甚至現在的關稅壓力,台灣房價始終不見大跌——因為資金從沒真正離開。
「台灣房價不是太高,而是背後的開發邏輯與制度太落後。」胡偉良直言,若想讓房價回歸合理,不是等國際風暴來衝擊,而是要大刀闊斧改革國內的都市重建制度。
資料出處: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120559